中國古典園林充滿了詩情畫意。它歷來受到人們的喜愛。那么古典園林是如何巧妙地體現它的意境美的呢? 首先,它崇尚自然,注重意境美。 在中國傳統文化理念中,優雅的環境具有調節生活、怡情養性的功能。而環境之美,莫過于自然景色之美。大自然集中了一切美好的東西,山川江河、日月星辰、奇花異木構成了千姿百態、變化無窮的詩情畫意??梢哉f,中國古典園林不僅是一筆珍貴的文化遺產,而且是人類珍視環境、保護環境、善于利用自然環境的典范。承德避暑山莊展示了我國北方古典園林的自然本色。 其次,它巧妙置景,釀造意境美。在中國古典園林的造園藝術中,置景取得了最高的藝術成就,成為中國古典園林的精華所在。置景又稱“造景”,是按藝術構思對景物進行巧妙布局,突破空間局限,使有限的空間表現出無限豐富的園景。常用的置景手法有借景、分景、隔景、對景等。 借景是中國古典園林中運用最普遍的手法,它是把園林以外或近或遠的風景巧妙地“借”到園林中來,成為園景的一部分。 “窗含西嶺千秋雪,門泊東湖萬里船”,這是古代詩人的“遠借”。中國古典園林借鑒的這種詩情畫意,也常常出現在郵票上。 分景是運用廊、園門、假山、墻垣等形式,把園林分成一個個相對獨立的景區,形成曲折多變、層層深入的藝術空間。嶺南庭園中的“余蔭山房”,以亭橋為界,將園林景色分成東西兩區,東區以玲瓏水榭(八角亭)為中心,水池繞亭與外界溝通;西區的深柳堂、臨池別館,中間隔以荷花;各建筑又以風雨廊相連,極富嶺南特色。 隔景是在園林中另辟相對獨立的小空間,也就是大園林中的小園林。揚州瘦西湖的島嶼、土崗、湖濱等處,因地制宜地建造了許多各具特色的小園,以湖水相連,引人入勝。 對景是于景之間,動與靜、大與小、曲與直、虛與實相互對應,豐富景觀的內蘊。 此外,它還利用建筑風格,烘托意境美。中國古典園林特別善于利用具有濃厚民族風格的各種建筑物,如亭、臺、樓、閣、軒、榭、廊、橋等,配合山水花木,曲徑通幽,組成不同的園景,體現情趣各異的詩情畫意。頤和園便是無數民間建筑家集體智慧的結晶。全園不求規則對稱,隨意揮灑,形散而意不散;而留園的長廊環繞全園而建,廊壁上鑲嵌著異第彩紛呈的中國歷代書法家的碑貼石刻,營造了一種獨特的氛圍。人們于觀景之外,怎能不受到濃厚的歷史文化的陶冶呢? 中國古典園林中特色紛呈的建筑,是觀賞景致的最佳視點,也是園林景觀的精彩之筆,它所構成的藝術形象和藝術境界往往總是匠心獨運,使環境的建筑美與園景的自然美互為映襯,融為一體。 中國古典園林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智慧和卓越的審美意識,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璀璨明珠。